写在前面:本周开始在家上网课,老母亲的工作量暴增;超市的营业时间都缩短,某种程度的宵禁已经开始了;餐馆图书馆等一切服务型场所均关闭,全部只能点外卖;超市也开始限购,油价下跌很厉害。
另:本系列正式更名为“仨宅疫生”——记录一家三口宅家的疫情日常生活。【此处谐音梗不扣钱哈
B站:
周日
第一个阳光照耀的周日。春季育苗正式开始,之前催芽成功的豌豆种子和番茄种子都移栽到育苗土里,放在保温室里继续生长。遮了一个秋冬的帆布也可以撤掉了,过去这个冬天一直在不停下雨。炒了一盘腌菜炒肉,肉是从排骨上剔下来的,肥瘦兼有,不用放油直接下锅炒出油,加入姜蒜,和自制的腌菜,淋生抽,实在是一道很下饭的菜,也是云南人的乡愁(之一)。
周一
云南人的乡愁(之二)就是早餐的一碗米粉。亚超里买得到新鲜的沙河粉,虽然离我们版纳大米做出来的米干差了几个身位,已经很好了。想吃小锅米线的时候我一般这样操作:肉末炒熟,加番茄、豆瓣酱、姜末炒一炒,挖一勺腌菜进去,沏汤,放入河粉,轻轻拨散,汤开后用生抽、盐、白胡椒调味,起锅前淋两滴藤椒油,撒一把韭菜(没有的话用香菜或葱花代替),如果手边有鸡枞油或者松茸油,也可以挖一勺进去,啧啧。
今日晚餐是回锅肉、鸡汤油麦菜和油焖笋。菜地里还零星有着几棵瘦弱的蒜苗和葱,拔了洗了切了,配着昨天meal prep时煮熟的带皮五花肉,炒一盘回锅肉正好。豆瓣酱和辣椒豆豉各一勺,五花肉切成3毫米薄片,为了稍微健康一点,就没有放油直接下锅,其实后来觉得一点点油滑锅也不碍事。大葱连根拔起后,只去葱白上半段,下半段连着根须,泡到干净的玻璃杯里,它还会继续生长。鸡汤油麦菜很快手,在这里要强烈推荐一下Trader Joe’s家的有机鸡骨高汤,可以说是我冰箱必备食材之一,同一款的还有牛骨高汤,配料非常干净,无添加,需冷藏。我每次都会买两份,一份冷藏,一份冷冻。煮面时候调一个汤底,涮火锅时候加一点进去提味,或者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拿来“焖煮”青菜:锅中倒入约一杯的鸡汤(视青菜多少而定),加一片姜,淋一点橄榄油或者任何你喜欢的油,倒入青菜,翻拌一下,盖上锅盖,两分钟后就可以关火(电炉余温),撒点盐,再煮一煮即可出锅,这样做既能煮熟青菜,又能少用油(相比爆炒而言),还能最大限度的保存维生素保持菜色鲜亮,烹饪时间也短。这不是一道汤,而是一道“炒”菜,做出来的成品,汤不会把菜给淹没了。油焖笋是网购凑单买的,本帮菜的浓油赤酱,偏甜,笋本身还算OK,撕开包装袋以后可以冷食,我在锅里炒了加热。
周二
今天是双鱼小朋友的生日。我原本没有打算给他做蛋糕,特殊时期懒得折腾,而且过去两天我都熬夜在忙着给他做一个人生头五年的回顾视频,实在没有精力再折腾。到了早上,又拗不过自己心里设定的“每年生日都给他亲自做个蛋糕”的人生愿望,看看家里还有些什么食材可以凑出来一个蛋糕。一些冷冻蓝莓、新鲜蓝莓、黄桃罐头,咦,那就做个不用动脑子的crumble(奶酥)好了。又不讲究配方精确,随便发挥,最后都能吃。且我知道只要有蓝莓保底,这个生日“蛋糕”会被双鱼小朋友吃光光。相比于原来做crumble时候靠黄油和面粉撑场面,现在做的这个清心寡欲很多,按照他目前的饮食禁忌来做,无黄油无面粉无添加糖,用了椰子油、杏仁粉和罗汉果糖来代替。(蓝莓奶酥做法参看旧文)后来又动了花花肠子给自己找麻烦,做了个椰枣泥energy ball式样的装饰,还把零食柜里的菠萝干、洛神花干、覆盆子冻干拿来胡乱凑在一起凹造型。剩下来的边角料切成条包在烘焙油纸里,又能充当健康糖果骗小孩吃。
下午带他去体检。顺路去加油,人很少,油价跌得厉害。大家都不出门了。在超市停车场看到一个非亚裔面孔的人戴了口罩,为他鼓掌。晚餐又是给自己找麻烦包饺子……
今天的教训是:手机里的照片要及时整理(删除、整理、归档、备份),今年伊始我设置了个daily reminder:删手机里的照片。每天十五分钟就专门干这个。坚持了三个月,还是没有删完。这次为了剪视频找素材,从2015年3月翻到2020年3月,每个月的folder翻出来,一张一张过,挑视频,挑照片,然后集中再删减一次,再调整格式导出,到后来都要魔怔了。眼睛严重疲劳。两万多张的照片存在手机里,想想都头大。这支视频在youtube和b站都发了。
周三
我在电脑上处理文件的时候让小孩在旁边饭桌上玩橡皮泥。播放一个用橡皮泥捏各种食物的视频给他看,竟然还看得津津有味。隔一段时间check一下他的情况,搓搓揉揉,捏碎,最后还会放进嘴里嚼……地板上都是碎屑,手袖上也沾满了被压扁的橡皮泥。停课在家,对老母亲而言,就是工作量double,平时吧,他从学校回来,衣服沾满橡皮泥水彩什么的,洗洗就好了,现在可好,除了要洗,还要打扫战场。
下午网课。我一直很忐忑,ABA课在平时,是老师和学生一对一亲密接触,手把手地教和调,现在老师在电脑的另一端,不能实地跟学生互动,要怎么继续?老母亲,此时工作量triple,要整堂课(3小时)陪在身边,根据老师的指令来充当老师的木偶,帮他拿教具,帮他给小孩“手把手”,还要保证小孩不乱跑乱闹…平时上ABA课,那可是我难得的“休息”时间,可以躲在自己桌前做些事情或是放松看个剧读个书。第一次上网课,效果出乎意料地好。得益于每周三次的家教课熏陶,耳濡目染,老师给的指令,需要的教具,我都很熟悉,小孩也愿意配合。一句话:感谢高科技。再一句话:特教老师真的很辛苦,应该加鸡腿。
周四
室友这近一个月的WFH让他痛下决心整理书房,添了一桌子,整理书架,and搜出了好多水瓶……下午做了新的一瓶腌菜。用芥菜来做,很方便很简单。这个食材基本不能断。所以上一瓶吃到快见底的时候,新的一瓶就要启动制作。这个季节室内温度20,一个星期就能吃了。发酵成功达到理想酸度后就可以收到冰箱里冷藏保存。留了三片菜叶,晚餐的时候和芋头一起煮了汤。这也是一道很家常的云南菜。我用两块排骨来打了汤底,没有肉也行,清水加一片姜,倒入芋头块,煮七八分钟芋头可以用筷子戳透,就可以拧入青菜(云南一般用苦菜),如果是素汤,可以淋一点油进去,如果是放了排骨的就不用额外添加油了。出锅前加点盐调味即可。下午的时候收了个包裹,是之前订的带滚轮不锈钢衣架。起因是两周前突然有天晚上卧室衣帽间轰隆一阵响,右面墙上的衣架脱离墙体倒塌了,查看一番发现用来固定架子的钉子,不是带有螺纹的那种膨胀螺丝,而是光滑的大钉子,在北美这种木头dry wall,根本抓不牢。说到这里就很生气,前房东各种偷工减料小气鬼豆腐渣工程,各种小问题不断涌现。anyway,鉴于短期内没法去宜家,就只能网购一个临时替代品,把码农的”工作服”都重新挂起来。
晚上洗澡前,让小孩对着镜子练习挥手打招呼。老师的步骤分解是:hello—对视—挥手—回应 ,已经练习了一个多月,目前能达到的程度是,要重复两三次hello,给出wave的指令,他才会偶尔看一看你,再懒懒散散勉强做出挥手的姿势(平时老师是扶着他的手肘来操作)。大家从平时的视频里看到那个活泼乱蹦爱吃爱笑的小孩,觉得他应该“看上去很好呀”。实际上,他已经五周岁了,还没有开口说一个字,很多的生活技能(well,几乎是全部的)都要“习得”,成千上万次地练习,每一个技能都分解到细小的步骤,一点一滴地推进,还不能有松懈和空档期——用进废退。他现在的认知能力有一些提升了,日常生活里每天的routine,用语言给他指令他都会有反馈,而且我用中文的时候他也能“听懂”一些。睡眠也因为身体的调理后得到了很大改善,虽然偶尔还是会半夜醒来到天亮,但比起原先每天入睡要两个小时,一段睡眠只有三四个小时,每天半夜醒来时会大闹大咬的暗无天日,现在像是在度假。
周五
今日主题是查缺补漏,把该填满的油壶、零食罐、调料瓶都填满。午饭过后撸起袖子洗了室友搜出来的各种瓶子。把之前晾了一个多月的电压力锅也清洗干净。之前煮豆浆杂粮粥的时候,忘了把锅盖的密封胶圈放进去,盖上盖子后我就离开厨房,过了半个小时再去看,粥全部都溢出来,灶台和地板上都是,整个锅里里外外都被糊住了(论豆浆豆渣的强大)。一面敲自己粗心大意的脑袋,一面也有点质疑这个压力锅的隐患——没套胶圈还能把锅盖盖住,系统没有检测到且发出警告,这算不算一个bug?我当时尽了最大的努力把能清理的渣渣都清除掉,拿出去外面晒了一天,等豆渣都凝固干了我再二次清洁,上网搜了一堆视频,看别人怎么清洁内胆,拆掉螺丝和底座,发现里面的电路板周围也有些被糊住了,但没烧坏。又小心翼翼进行三次清洁。之后一直晾着,等着内部元件也全部干透再说。过去了一个多月,鼓起勇气进行最后一次清洁,内胆里抖一抖还是会掉出一些干掉的杂粮粥豆渣,比起一个多月前,更好操作了。在确认了内部的渣子都清理掉了的情况下,给外部来个全面彻底的清洁spa,又得到了个闪亮白胖的锅了。
下午又是ABA网课。练习的项目不多,重复很多。每次做对一个动作,就得一个奖章,集齐五个就可以得奖励——玩ipad,玩蹦床、玩玩具。想到一会儿还要给他准备各种吃的。我就觉得,我跟个驯兽师也没区别。有个画面在我脑海闪现:我腰里别着个小桶,狗熊每顶一个球,就从桶里捞一条小鱼干儿给他吃。
* 欢迎关注 *
* 欢迎打赏 *
2 comments
最喜欢你笔下的云南菜,每次都能勾起我的乡愁(shi yu)来,哈哈哈。那个衣架塌下来,可能是因为没有固定在stud上。可以买个stud finder(Home Depot之类的地方都有卖),先找到stud,然后用普通的足够长的钉子固定到stud里就好。dry wall确实hold不住重的东西,有些比较重的墙面装饰都得固定到stud上去
我这个完全是被前房东给坑了。不知道他是这样偷工减料的。我们自己装东西都是用膨胀螺丝双层固定。哈哈哈,云南人都是家乡宝,能够复刻一些家乡美食也成了我在异国的最大下厨动力(之一)。祝愉快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