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片沿着易北河南岸铺展开来的土地,是早在中世纪时期就开垦出来的农田和果园, 名字很直白——Altes Land(直译过来是“旧乡”)。
一路上看到几间农庄,上百年的老房子,大多是木格子房,有个尖尖的顶。木桩梁子漆成白色,红砖搭建的墙体和橙红色的瓦片和蓝盈盈的天相映成趣。 来Altes Land,如果是五月间,看到的都是粉的花,白的花。想必肯定是美不胜收,温柔怡人的。如果你在夏末秋初来,看到的,就是黄澄澄,金灿灿,红扑扑的各种瓜果,热烈澎湃的。
这一带的农庄,依然保持着家族式的经营方式,土地少一点的农庄,收成一般就送到超市里,集市上,或是在路边支个摊子摆着卖给过路人。大的农庄,都有自己的 产销链条,除了卖鲜果和蔬菜,还有一系列副产品:果酱、果汁、果酒。其他的乡村产品也一有尽有:土豆、香肠、奶酪、鸡蛋、泡菜、腌肉等。很简单的包装,贴 上自家的标签。
农庄仓库商店里的苹果,起码有十多个品种。每一个品种前,都有试吃。我每种都试吃了个遍,最后挑选了最符合我口味的酸脆Elstar苹果。我一直 觉得农庄里的人家,都很大方,明明称了两公斤的果,他还要多塞給一两个。这些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果子,价格比城里超市的要便宜一半!一切都是大大的分量,少 少的价格。好像连丰收的喜悦,都要与你无偿分享。有小孩子跟着父母来买东西的,店家会塞給一个苹果,小孩子擦都不擦就直接咔嚓一下咬一口。这样让人都忍不 住要多买一些。 果园是开放的,可以走进去四处看看,跟劳作修枝的园丁打声招呼便可。我在一处结满了大红苹果的园子里逗留了好久,果子实在是太多,不知道从哪里下眼。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苹果园,看到满枝满桠的丰收。四周的空气又鲜又甜,我已经忍不住想要做一份同样香甜的点心。 好像一个面对新年彩色糖果的小孩一样,什么都想往怀里揣,直到再也捧不下。
苹果奶酥 apple crumble 所需材料: 苹果5个, 面粉50克, 杏仁碎20克, 绵白糖50克, 砂糖20克, 黄油50克, 青柠半个, 香草夹1支(可用香草精代替), 小豆蔻3颗, 姜1小段(约1厘米), 水3勺 做法: 苹果泥: - 苹果去皮去籽,切小块,放到小锅中; - 香草荚剖开用刀尖把籽挑出,并保留豆荚。姜擦蓉,青柠挤汁。和砂糖、小 豆蔻一起,和苹果丁拌匀,静置15分钟出水; - 加入3勺水,中火煮15分钟,苹果丁呈泥状即可,晾凉备用。 奶酥皮: - 黄油、绵白糖、面粉、杏仁碎用手混合调拌,成粗糙的大颗粒状即可。先把黄油和糖混合,再分次加入面粉和杏仁碎; 烤制: - 在烤皿内壁涂上一层黄油,倒入苹果泥,铺上奶酥皮,厚度约2厘米; - 烤箱180度,中层,烤30-40分钟,奶酥呈金黄色即可。 小贴士: * 建议用酸甜口味的苹果,苹果泥的酸和奶酥皮的香甜就能很好地中和; * 黄油、绵白糖、面粉和杏仁碎我比较习惯按照1:1:1.5的比例调配,也可以按照等比的分量调配; * crumble(奶酥)还可以用别的水果来制作,最好是浆果,杏,草莓和大黄,也是不错的口味; * 苹果奶酥烤制完毕后,静置到温热再食用,可搭配原味酸奶或香草冰淇淋吃。